[退化·蜕化]
退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后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如:功能退化/最错误的见解是误认为白话为古文的退化。
蜕化——本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
[推卸·推谢]
推卸——不肯承担(责任、任务、义务等)。如:推卸罪责。
推谢——借故推辞(礼物、邀请、荣誉、重任之类)。如:委以重任,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你不该推谢。
[推脱·推托]
推脱——推卸。如: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如:他推托病了,不肯来。
[通过·经过] 二者都可作介词。
通过——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同学们提高了认识”。
经过——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
如“他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终于出色地掌握了果树嫁接技术”。
[违反·违犯]
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不遵守。
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的违背和触犯。
[委曲·委屈]
委曲——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
委屈——因冤枉而难过。如:受委屈。
[污辱·侮辱]
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可指背后的。
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
[消逝·消释]
消逝——消失。如:残霞消逝了。
消释——解除。如:误会消释了。
[心酸·辛酸]
心酸——心里悲痛。主谓结构。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并列结构。
[形式·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
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形势大好。
[形迹·行迹]
形迹——举止和神色。如:形迹可疑。
行迹——行动的踪迹。如:行迹不定。
[学力·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向来·从来] 二者都是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
向来——是一向的意思,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如“但他向来看得官场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严酷”。
从来——表示从开始到现在都如此,强调的语气较重,用于肯定或否定句都可以,
含有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语气,如“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向·到] 二者都可以介绍行动的处所,都是介词。
向——既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又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介绍的对象可以指人,所带的宾语常常是名词或代词,如“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手榴弹投向敌人”。到——只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用于完成式句子时,可以加助词“了”,如“他滑到了与人民为敌的边缘”。
[预定·预订]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如:预定计划/预定时间。
预订——预先订购。如:预订机票。
[义气·意气]
义气——看重情谊而替人担当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气、讲义气。
意气——①志向、趣味和性情。如:意气相投。②意气和气概。如:意气昂扬。③偏激、任性的情绪。如:纯属个人意气。
[营利·盈利]
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
盈利——赚钱,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也作名词。如:企业只有盈利,才能发展。
[业已·已经] 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事情已经过去。
业已——是公文用语,书面语体色彩浓
已经——可用于口语,也可作一般书面语。
[一齐·一起]
一齐——指同时或全部,如“所有的机枪一齐扫射”。
一起——表示一块或同一处所,或表示同时,应用范围广,如“与人民大众站在一起”。
[一直·一向]
二者都是副词,都有表示重复或连续的作用,都可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如“自上小学以来,他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一向——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
[因此·因而] 二者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
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
如“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如“藏的敌人比公开的敌人更难识破,因而也更危险”。
[因为·由于]
二者都是连词兼介词,都可表示原因,作连词时,都可连接分句。“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和“因此、因而”搭配;“由于”可以同“因此、因而”搭配。“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作介词时,都可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介宾短语,放在主语的后面或前面。在口语里,“因为”比“由于”常用。如“他今天不能来上班,因为他病了”“由于工作太忙,因而照顾不了孩子”。
[由于·自从] 二者都是介词。
由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相当于“因为”,如“近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又出现了计算机化学”。
自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有关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起点,如 “自从处死了这个大贪污犯后,其他贪赃枉法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悠然·俨然]
悠然——指悠闲的样子,如“悠然自得”“悠然神往”。
俨然——可以形容庄严,如“四叔俨然地站着”;可以形容整齐,如“屋舍俨然”;可以形容很像,如“这孩子说起话来俨然是个大人”。
[与·和·跟·同·及·以及·并]
这七个词都是连词,但其具体用法和意味不完全相同。
“与”是从文言里继承过来的,因此,口语中用得较少,但在文章的标题及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文学与出汗》”等。
“和”“跟”“同”都是现代口语里的词,用法大致相同。“和”用法最普遍,文章里最常见。“跟”在北京话里用得比“和”更多。“同”流行在华中一带,书面上多作介词。
“和” “同”“跟”“与”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介词。一般说来,从两个方面来判定:一是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对调,对调后基本意义不变的是连词;前后两个部分不能对调,对调后意义跟原来不同的是介词。二是如果是介词,它的前边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果是连词,它的前边就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和”“跟”“同”“与”可以连接名词,也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用“和”“跟”“同”“与”连接的动词或形容词往往作宾语、主语、定语,不大作谓语。
“及”和“与”一样,也是口语里不大用的,可它跟“与”的意味不同。它本来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它所连接的两头显然有主要和次要或先和后之分,因此它所连接的两部分不能颠倒过来。“及”也不能用“与”来代替,“及”常常跟“其”或“其他”连用。
“以及”的作用相当于“和”,但又有区别。它和“及”一样,所连接的两边前一部分总是主要的。但“以及”的用法又比“及”广泛些,它不但能连接名词,也能连接动词、短语和句子。
“并”专用来连接动词,或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有进一层之意。
[与其·宁可]
二者都有把两件事加以比较,衡量得失,选取其中的一件的意思,都是连词。
与其——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
宁可——相当于“宁愿”,有“宁愿”的意味,常和“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如:“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地见着你,还不如不见你。”“他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亏广大人民群众。”
[以至·乃至·甚至]
这三个词都是连词,都能连接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层进关系,指明范围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可接上“于”。“以至”强调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到、直到、一直到”的用法,还能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结果。“乃至”比“以至”强调的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如“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敬仰他”。“甚至”强调的程度跟“乃至”相同,其后面加“连”组成“甚至连”时,强调的意味比“乃至”重。“甚至”还可以作副词,如“他激动得甚至说不出话来”。
[侦察·侦查]
侦察——为弄清作战情况而进行活动。如:敌人正进行火力侦察。
侦查——为确定犯罪事实或犯罪人而进行调查。如:侦查经济案件。
[征候·症候]
征(一声)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症(四声)候——病情,病状。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致病·治病]
致病——使得病。如:查明致病原因。
治病——治疗疾病。如:治病救人。
(责任编辑:admin)【返回首页】
湘考网【一楼】:143760479;湘考网【二楼】:37623591;湘考网【三楼】:20670069;湘考网【四楼】:56772480。【注】加群后,修改群名片为:地区-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