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考网:湖南省最权威的公务员考试信息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湘考网首页 > 行测 > 言语理解 >

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5)

时间:2011-11-19来源:湘考网作者:xiangkw点击: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究竟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如他想到门口看个究竟。 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究竟”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如“他想到门口看个究竟”。

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如“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尽管·不管]       二者都表示偏正关系,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

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

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与“都、总”呼应。

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

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 等,但不能用指示代词。此外,“尽管”还可单独使用,相当于“只管”。例如:“他们的愿望尽管是好的,却是不可能实现的。”“不管他从事的事业重要还是不重要,他都不失为一个值得赞扬人物。”

[考察·考查]

考察——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质。如:考察南极。

考查——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是追本溯源。

如:考查业务。

[旷费·旷废]

旷费——侧重于浪费,涉及的对象多为时间。如:旷费时日。

旷废——侧重于荒废,涉及的对象多为学业。如:旷废学业。

[况且·何况]

二者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都是连词。 “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止,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 没有这种用法。如 “上海地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得到他呢?”“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写文章。”

[滥用·乱用]

滥用——指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力行·厉行]

力行——努力实践,不能带宾语。如:身体力行。

厉行——严格实行,要求带宾语。如:厉行节约。

[利害·厉害]

利害——①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如:这人非常利害/天热得很厉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与利害②相同)

 

[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等传下去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适应对象比“流传”广,不限于事迹、作品,还可以是其他具体的、抽象的事物。如:父亲留传下来的遗产,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

[年轻·年青]

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60岁的人比70岁的人年轻。

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

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偶尔·偶然]       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

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

偶然—— 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

如 “他偶然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还可以构成“偶然性”。

[启用·起用]

启用——开始使用。如:启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如:起用退休干部。

[清净·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情意·情谊·情义]

情意——指心意、感情,即真心实意,相待很好。用于一方对另一方。“情意”可与深厚、难忘、热烈等词搭配。如:深厚的情意/难忘的情意/热烈的情意。

情谊——指交情、友谊,用于两方相互之间。“情谊”可与阶级、革命、深、长等词搭配。

情义——指感情的联系,多用于亲戚、朋友间。“情义”可与有、无、朋友等词搭配。

[祛除·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祟等)。如:祛除病魔/祛除疑虑。

驱除——指赶走、除掉(人或动物)。如:驱除蚊虫/驱除敌人。

[权力·权利]

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一切权力归人民。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如:他的权力太大。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如:男女平等的权利。

[启事·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岂但·不但]

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语、口语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岂但”常与“也”“还”“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了能与以上副词搭配,还可与“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如:“这本书要的人可多了,岂但你们几个。”“他不但有科研头脑,而且有实干精神。”

[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仍旧·仍然]    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只是“仍然”语气略重一些。

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如“他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可是意志仍旧那样坚强”。

仍然——除有“仍旧”的意思外,还有原来的想法、做法不改变,即“还是”的意思,

文言色彩较浓,如“掌柜的也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话”。

[审定·审订]

审定——经过审查之后作出决定。如: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声明·申明]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施行·实行]

施行——指法令、法规等发生效力。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实行责任制。

[时势·时事]

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时事政治。

[实验·试验]

实验——实地验证,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熟悉·熟习]

熟悉——知道得清楚。如:熟悉情况。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如:要熟习业务。

[树立·竖立]

树立——侧重指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立起新人、新事、新风尚。“树立”多用于褒义,对象多是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树立典型/树立新风/树立信心。

竖立——侧重指在地上或物体上把一些物体直立起来。“竖立”是中性词,对象都是具体的。如:竖立碑石/竖立旗杆/竖立井架。

[顺序·顺叙]

顺序——排列的先后次序。

顺叙——写作上的术语,指记事、写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尚且·姑且]       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如“为了人民,流血尚早不惜,更别说流这点汗了”

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如“我这里有两间房闲着,你们姑且在这里住着”。

[····]       这五个词都是程度副词,用法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甚”和“很”意义相同,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顶点,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浓,后者口语色彩浓,如“形势甚急”“病情很严重”。

“最”和“至”的意义相同,都表示达到了顶点,只是语体色彩不同,“最”口语色彩强,“至”富有文言色彩,如“太阳最红”,“此问题至关重要”。

“极”作副词时,表示最高的程度,如“极平常”“极少数”“好极了”等。

[虽然·固然]

二者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表示先承认原来的意思,接着转到另一方面去,常跟“可是、但是、然而、却”等连词搭配,常可以互换。其区别是:

一个主谓词组加上了“虽然”,它的独立性就丧失了。如果只说“他年纪虽然小”,意思就没有结束,必须接着说“干劲可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虽然”有时还可以单说“虽”。 “固然”与“虽然”等义,可以互换,还可单用“固”,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表示“本来、当然”的意思,如 “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不行,浪费也大大失算”。

[题名·提名]

题名——写上名字。如:金榜题名。

提名——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

[统率·统帅]

统率——动词,统辖率领。如:统率三军。

统帅——名词,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如:三军统帅。(责任编辑:admin)【返回首页
湘考网【一楼】:143760479;湘考网【二楼】:37623591;湘考网【三楼】:20670069;湘考网【四楼】:56772480。【注】加群后,修改群名片为:地区-昵称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建议金额1-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提醒:打赏金额将直接进入对方账号,无法退款,请您谨慎操作。

延伸阅读: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