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考网:湖南省最权威的公务员考试信息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湘考网首页 > 行测 > 言语理解 >

2011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含详解(4)

时间:2010-09-07来源:湘考网作者:xiangkw点击: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A.理靠感染,感染要悦心 B.理的第一要义是真? C.只有真的理,才能让人真信 D.要讲艺术,使讲出的理让人容易接受 ? 24.国家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A.理靠感染,感染要悦心          B.理的第一要义是真?
C.只有真的理,才能让人真信      D.要讲艺术,使讲出的理让人容易接受
?
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履行公务,有利于表现其庄重性、严肃性以及守法、执法、为公众服务的职业特征,同时也体现出现代的、开放的气息和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自身素质、品位和形象的一种体现。?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准确、高效履行公务的需要?
B.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需要?
C.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为社会作出表率的需要?
D.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工作人员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的一种体现?

25.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各类制成品价格也开始逐步上升,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A.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26.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做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27.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种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外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动物的行为选择
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
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
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

28.城市标语,应以言简意赅、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订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有些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29.我国目前甲醛的年产量、使用量很大,出现的甲醛职业危害很广泛,如用于树脂的生产、塑料和涂料的制造、织物整理和工业化学品的生产。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因为目前白血病方面的证据还仅限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发现,尚不能分析白血病的癌变机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甲醛致癌分析”是由26位专家对被污染的10个国家评议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A.甲醛被确认为是致癌物质        B.莫把“甲醛污染”当耳边风?
C.对甲醛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D.专家支招防甲醛污染?

30.代价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或精力,或作出的某种取舍、付出、投入和消耗。如用最小的代价办更多的事情。?
下列符合这一代价含义的是(    )。?
A.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代价 ?
B.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
C.代价是一种理性的尺度?
D.代价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社会实践主体为换取主导型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参考答案和详解

1.B【解析】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意重点在于强调“但”之后的内容,即“运动能够积蓄力量”。再由“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因果关系,可推出“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是文段的主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D【解析】此题初读起来,古文与现代文夹杂,似乎很难理解,但仔细分析,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可分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的志趣表达出来”,旨在表达“趣”由“志”而生;第二层次“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进一步说明了“趣”与“志”的联系;第三层次“人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物欲的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是文意的升华,即人的追求和志向决定了人的情趣。由此可知,D项是最正确的表达。?(责任编辑:admin)【返回首页
湘考网【一楼】:143760479;湘考网【二楼】:37623591;湘考网【三楼】:20670069;湘考网【四楼】:56772480。【注】加群后,修改群名片为:地区-昵称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建议金额1-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提醒:打赏金额将直接进入对方账号,无法退款,请您谨慎操作。

延伸阅读: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