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法角度
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动词性成语(如苟延残喘、喜新厌旧),数量最多;形容词性成语(如合情合理、自私自利)都可以做定、谓、主、状等。名词性成语(如繁文缛节、缓兵之计),可以做主、定、宾。副词性成语(如设身处地、不约而同),较少,只做状语。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
【例题5】 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 ,大多数人以短期的赢利为目的,将收藏视为一本万利的投资;另一种人源于个人爱好,作为精神的收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壤之别 B。泾渭分明 C。截然不同 D。南辕北辙
解析:本题答案为C。由“大多数人”和“另一种人”的对比可看出,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是差别很大的。“泾渭分明”意为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两个成语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天壤之别”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词义与句意吻合,但其为名词性成语,不能作谓语,其前应用“有”,排除A。
六、语义重复角度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如:“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成语“当务之急”中的“当”已含有目前的意思,句子中再用“目前”就多余了。
常见需注意的三种成语语义重复现象
现象一 句子中已出现了比喻性成分,再使用带比喻词的比喻性成语则造成语义重复。
现象二 某些成语本身暗含“令人”、“让人”的意思,句中若出现这两个词语,再使用带有这些含义的成语则会造成语义重复。
现象三 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包含句中某方面意思造成语义重复。
上述三种情形,以第三种最为常见,考生需重点掌握。
【例题6】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
地讲述自己那些 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然而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津津有味 不知所云 B。津津乐道 跌宕起伏
C。兴致勃勃 引人入胜 D。娓娓而谈 老生常谈
解析:本题答案为C。“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则与后面的“讲述”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这样的故事一般不存在“关键处”。
(责任编辑:admin)【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