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广义的对话的目的是寻求“对于相关主题的真正理解”,即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视界的融合”,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
根据这段话,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话是为了消除误解和差异,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达到平等协调统一
B.对话是为了更好地彼此沟通,建立友谊
C.对话是对于不同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的自由表达
D.对话是为了寻求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理解和阐释,但并不否认差异的存在
[解析]选D.由原文“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可知A项错误。B项文段未提及,予以排除。由原文“对话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可知D项正确,C项错误。
8. 依次填入以上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有真正做到对知识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运用,才可能______科技创新能力。
②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体系脆弱、法制体系不______、政府保护、体制惰性等弱点对中国“入世”后融入国际经济构成不小的阻力。
③这件事情盘根错节,个中______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A.加强 规范 原因 B.增强 健全 委曲
C.增加 健全 委屈 D.加强 完善 缘由
[解析]选B.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增强,增进,加强。联系原句句意,选择“增强”。②句考查固定搭配,“行为规范”“体系健全”。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由句③上下文,“委曲”最为恰当。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很同意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B.你当时不是同意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C.你当时不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D.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没意见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解析]选C。C项前半句的意思是:你当时反对推选他当代表,按照这一逻辑,接下来后半句就应该是:为什么现在又同意他当代表了?但是C项后半句说的却与之相反。
10.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务院决定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是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B.《通知》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干预下级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置,强调机构改革涉及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组织分配
C.美国总统10月16日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
D.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解析]选B.B项否定不当,去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