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纷纷召开两会,偶尔也爆出一点搞笑的趣事。广东佛山一位叫方明的女代表发出妙论:“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中国青年报批评说,“教化论”透着一股腐朽的子民味儿。有的人会惊异,时至今日怎么还会有这种代表。其实,这种发言极富象征性,意味深长,很能准确反映社会现实和一些人的心态。生怕我们不信,又有人出来作证。广州一个叫刘伟全的人大代表声称:“要立法让警察敢于向刁民开枪。”这样一来,他就跟方明配套,形成流水线了:“方明代表”那里不小心溺爱出来的刁民,就有了去处,由“刘伟全代表”负责枪毙掉。广东的管理者肯定很不爽,好不容易搞起来的“幸福指数”,全让这帮家伙杀气腾腾地搞没了。
这段日子最有看头的,是方舟子韩寒之战。事情由知名博主麦田挑起。麦田先生质疑韩寒的写作能力,称其作品可能有团队代笔,代笔者主要是其父和路金波。韩寒恼羞成怒,马上回应,并表示用两千万悬赏代笔者。孰料没杀上两个回合,麦田便落荒而逃,还向韩寒递上降表。这期间,打假斗士方舟子闯到阵前。麦田落败后,方舟子由志愿军转为正面主力。方舟子不是盲目打炮,而是一块砖头一块砖头地拆除对方的防御工事,他把韩寒早年的成名作品用庖丁解牛的办法来解构,分析丝丝入扣,不好辩驳。韩寒多年来一路顺风顺水,文学、赛车两头通吃,出书赚得盆满钵满,粉丝之多,不计其数,自我感觉是相当不错的。如今突然才华被疑,其气急败坏也可以理解。如今父子二人正在苦斗,手忙脚乱地证明《三重门》、《杯中窥人》和《求医》等作品为什么是少年韩寒写的,而不是老爸写的。愚以为韩氏父子根本不必这么沉不住气。你们应该知道,眼下有的清官恰恰是反腐时查出来的。你如果真的货真价实,用不着辩解,查一查就清楚了。还有,即便这些作品都是爷俩的合作或者干脆就是老爸的手笔,但都还是原创。只要东西好,就对文学做了贡献。这总比以抄袭名世的郭姓年轻人好得多。现在郭作家都毫发未损,书照出、财照发,粉丝一个也不流失,你何怕之有?韩寒还年轻,你有充足的时间来证明你的才华,当然,读者也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深化对你的认识。瓜田向来不相信什么神话存在。不管什么神话,总有一天会变成鬼话。一个人可以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但不可能天生就有个好脑袋写出佳作。但韩寒气泡也不会轻易被刺破,因为身后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链跟着。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伤不起。瓜田预测,此役很快就会有貌似公允的第三者出面吹哨叫停,最后不了了之。那么多人的饭碗在这里,砸谁饭碗谁不急。
方韩之战越打越热闹,被观战者又赋予了更丰富的社会内容,有说二者是个局,炒热了彼此出书畅销,达到双赢。也有说此役代表了思想领域两种力量的斗争云云。总之,越弄越深不可测了。
鉴于国内的内容已经够多,国际上又没有太大的动静,所以就此打住。(文:李下)
(责任编辑:admin)【返回首页】